登录
首页 > 凯美瑞 > 外国新势力集体倒下 !对比国产车差在了哪里?

外国新势力集体倒下 !对比国产车差在了哪里?

发布时间:2024-06-08 14:01:51 发布用户: feihai

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,近几年国内外均涌现出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。经过残酷的淘汰赛,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造车新势力们正以恐怖的速度崛起,而海外的造车新势力却是哀鸿遍野,死的死伤的伤。

 

大家明明同路,为何却是不同命呢?

今天我们主要聚焦4家已经上市的海外造车新势力,它们分别是VinFast、Rivian、Lucid和Fisker。

 

VinFast,一家背后站着越南首富潘日旺的汽车品牌,最开始是做燃油车,后面全面转型电动汽车,号称东南亚特斯拉。在去年,该品牌通过SPAC的方式于美国上市,首日股价便拉升255%,一举超过通用和奔驰等传统老牌车企业,成为当时全球市值第五的上市汽车公司,前途看似一片光明。可惜该品牌的产能迟迟提升不了,当初画的大饼成为泡沫,这导致其股价一泻千里。根据信息来看,VinFast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3.026亿美元,同比下滑31%,一季度亏损1.508亿元,如今其资金层面已经出现问题,未来能够全球扩张的可能性并不大。

 

Rivian,被称为特斯拉杀手,它与特斯拉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,之前经历过挖墙脚的诉讼风波,有点类似于吉利与小米,业界普遍认为Rivian和特斯拉是美国最好的电动汽车公司。根据财报来看的,Rivian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上涨至12亿元,几乎是翻了一倍,这与其工厂整体改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但是其净亏损却扩大到了14.5亿元。根据外媒最新消息,Rivian方面宣布已收到伊利诺伊州发放的8.27亿元补贴,用于扩大其诺马工厂的业务规模,从而生产品牌最新车型R2,资金和如何降低生产成本是Rivian当前所面临的主要挑战。

 

Lucid,一家来自于美国加州的造车新势力,走的是高端豪华路线。目前Lucid只有两款车型,分别是轿车Air和SUV车型Gravity,定位有点类似于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。在今年一季度,Lucid的主力车型Air销量增长了40%,但是公司产量难以达到预期。其第一季度营收为1.73亿元,相比同期有所改善,一季度净亏损6.85亿元,相比同期略有缩减,不过这样的亏损规模依旧相当恐怖。截止到一季度末,Lucid的现金及等价物储备还剩22亿元,其中有10亿元来自于沙特阿拉伯共同投资基金,正如马斯克所说,沙特金主爸爸是Lucid能存活的唯一原因。

 

Fisker,此前曾被冠以汽车界的苹果,一家如今处境类似于高合的美国造车新势力。在今年2月份,Fisker因股价连续30个工作日收于每股1美元以下,收到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不合规通知,面临被摘牌的危险。3月份该公司宣布将裁员15%。同时公司高管明确表示,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来源,公司现有资金可能不足以支撑未来12个月的发展。现阶段,该公司已在监管申报文件中承认,若无法履行债务,将不得不在30天内申请破产保护,未来Fisker极有可能被传统车企所整合。

从以上各个海外造车新势力的处境来看,他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发展问题,更是生存问题,能活多久主要是看背后金主的态度。那么问题的关键便来了,同为造车新势力,国内与海外之间的差异为何这么大呢?

车叔认为原因主要有三,生存“土壤”、产业链、品牌自身。

 

放眼全球,恐怕没有哪个国家会像中国一样这么适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政府对产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,包括政策补贴,购置税减免等等,而且都是落到实处的实惠。反观,海外市场对于电动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较为疲软,参与者往往无法获得充足的资金和政策支持,导致资源短缺与生存压力增加。国内与海外,新能源车生存的土壤天差地别。

 

其次,与产业空心化的海外发达国家不同,中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。从研发到制造,从零部件再到整车组装,可以说是应有尽有。就以新能源汽车关键的动力电池举例,2023年中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企业Top10中,有6家都在中国,中国玩车新势力“足不出户”便可打通全产业链,这得减轻多少运营压力?而就产业生态来看,海外造车新势力天生便面对困境。

最后,受以上因素的影响,海外造车新势力在定价上一直是曲高和寡,这导致海外用户的购车成本和用车成本一直降不下来,这谁还愿意买单?事实上,就连如今的纯电一哥特斯拉当年也差点因为量产和定价问题而倒闭,后来在中国建立了上海超级工厂才获得新生。

车叔总结

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如今这场新能源造车马拉松已经来到了最艰难的阶段,诸多国内以及海外造成新势力纷纷偃旗息鼓。在诸多有利因素的加持之下,国产造车新势力的处境对比海外造车新势力要好很多,并且在产品和技术上已经做到了绝对领先。不过我们也该清醒的认识到,马拉松比拼的终究是耐力,如今距离最终的终点还有很远,国产新能源车企应当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,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Copyright 2018-2025 汽车星 版权所有  京ICP备2019162790号